图片名称

行业前瞻


中小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10个实用问答|股权激励专题


企业做股权激励的出发点,是为了激励团队,但股权激励并非简单地授予员工股权就可实现长远发展,实施时机、激励对象和持股方式都是需要企业家充分考虑的问题。
 
“股权激励专题”第四期分享中小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10个实用问答,希望对中小企业股权激励有所助益。
 
 
1、企业什么时候可以做股权激励?必须要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才能做吗?
 
企业在任何发展阶段,都可以实施股权激励。在不同的企业发展阶段,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激励模式,以达成不同的侧重目标。
 
在创业初期,人才是关键,可采取实股股权进行激励;
 
在公司成长期,需要进一步吸引和留住人才,是实施股权激励最好的阶段,核心高管给予实股股权,核心技术人员与中层人员可以考虑期权或虚拟股权方式;
 
在公司成熟期,已经具有较大规模与行业地位,在考虑进入资本市场,上市前需要利益再分配,主要考虑实股股权激励。
 
在实践中,企业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激励模式组合使用实现短期和长期平衡,既有期权又有虚拟股,期权解决的是对员工长期绑定激励的问题,虚拟股解决的是眼前利益分配的问题。
 
2、常见的股权激励方式都有哪些?
3、激励对象间如何分配才能做到公平?
 
综合考虑岗位价值和个人因素(如个人工龄、过往绩效、胜任能力等),按照这些因素由评估小组统一评估,评估小组成员要有一定的代表性。
 
股权分配方法关键是有明确标准,且标准是由大家共同参与讨论制定出来的,这些评估出来的结果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可。
 
股权激励的分配没有绝对的公平,为了尽可能相对公平,事前要调研了解激励对象的需求,事中共同定评估标准综合评估,事后要与激励对象沟通交流。
 
4、股权激励是期限越长,效果越好吗?
 
股权激励效果并非与期限成正比。期限越长,员工承担的风险越高,安全感的降低会直接影响员工的信任感和生产积极性。
 
以股权期权为例,员工的收益主要源于企业的股权增值,具有较高的不稳定性,期限越长,收益越飘忽不定,员工行权的期望越低。长期不能得到实际回报会使员工怀疑企业的股权激励只不过是一种骗术,迅速降低员工对企业及创始人的信任感,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长此以往,不仅留不住人才,而且摧毁了企业的商誉,人才引进无从实现。
 
5、公司估值高的时候发期权好,还是估值承压的时候发放?
 
期权的发放,理论上和估值没有太多关系,估值高还是低,是事后看的,一家公司估值10亿美元的时候,已经挺高的,但后续可能会发展成100亿美元,期权发放的核心点还是在时间,建议越早发越好。时间越早,公司估值比之后就要高更多,期权价值也会随之变高。
 
6、针对一人多岗问题,如担任董事长兼总裁,是否可以同时享受两个岗位上的激励额度呢?
 
针对一人多岗,激励额度就高不就低,但也不能完全就按照高的标准,不同企业也要考虑个人的贡献情况做向上浮动。1+1不一定等于2,但1+1一定大于1。
 
7、5个创始人,10个核心员工,100个普通员工,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进行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方案是一个非常专业的事情,不能仅以公司人数来讨论,还需要结合公司自身情况、所处情况、员工加入公司时间等方面讨论,仅凭现有信息很难给出合理的方案。但我们可以先就提问中的几类人群来可以简单说一下设计逻辑。
 
对于创始人来说,他们加入公司的时候绝大多数都带有股份,不存在股权激励的问题。
 
核心员工,关键点在于他们什么时候进入公司,比较早期的时候,就需要给出比较多的激励,因为公司早期刚起步,资金需求较大,股权的潜在价值可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普通员工,还需要根据不同的岗位来看,部分岗位用奖金等现金方式满足即可,毕竟股权池有限,不能随意发放。
 
8、一家互联网创新型企业准备做内部股权激励,但公司现在没有利润,又希望现在通过股权的方式整合人才和资源,不知道现在做股权激励合不合适,如果做的话,用什么方法做比较好?
 
能不能做股权激励的关键不在于有没有利润,而在于这个企业有没有股权价值。
 
初创型企业没有利润,但只要企业商业模式有足够的股权价值,能吸引员工为之奋斗,那么仍然可以做股权激励,可采取期权激励的方式。
 
激励对象的股权尽可能都放到持股平台中,通过持股平台间接持有公司股权,以减少对公司经营不必要的干扰,由公司实际控制人来担任普通合伙人,激励对象做有限合伙人,方便公司经营决策。
 
控制好激励的数量额度,尽可能用股权+薪酬+文化等多种方式来激励,以减少创业初期的过分稀释,导致大股东控制权受到影响。
 
9、公司想建立一个资源整合平台,可以通过股权激励的办法,整合包括竞争对手在内的行业资源吗?
 
可以,但实践操作层面上会有难度。
 
核心要把握好两点,一是彰显平台的价值,没有价值的股权是没有激励作用的,对行内资源特别是同行(竞争对手)更是没有吸引力的。二是未来可预见的收益,对于同行来讲,加入平台的收益要有持续性,比他从事自己行业更有未来,而且加入平台有更大的收益,比如他自己做一年赚500万,加入平台能赚700万,同时享有股权的升值溢价。
 
10、股权激励方案中,如何确定设置退出机制?
 
股权激励的退出机制分为主动退出与被动退出两种。主动退出是指员工希望将股权变现获得收益。被动退出则是指特定情形导致员工丧失股权。被动退出又可细分为无过错退出、一般过错退出与重大过错退出,三种退出方式对应不同的股权回购价格。
 
 
 
员工因主动离职等无过错原因退出时,企业可以本金加一定收益的价格回购股权,员工因违反企业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等过错原因退出时,企业可以本金减去损失的价格回购股权。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