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前瞻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八大常见误区!你踩雷了吗?
发布时间:
2022-09-20 15:33
来源:
在高企申报时,总有部分企业因不小心踏入申报“雷区”导致认定失败,那么在申报过程中,我们需要避开哪些误区呢?
本期“高企申报专题”将为您带来高企申报的八常见大误区,看完记得收藏哦~
01 等达到条件再申请
很多企业存在一种误解,高企需要完成达到条件后才能申请,从而忽视了前期的规划准备阶段,以及高企前的培育奖励政策,最终耽误了最佳的申请时机,错过了政策红利的末班车。
划重点:
在企业未达到条件时,企业可以先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即科技创新小巨人,可获得20万元的经费补贴),接受主管部门支持、孵化。
另外高企各方面条件均需提前1年规划,包括知识产权规划、财务指标规划、研发人员规划、研发项目规划等。
02 我们企业没有“创新“,不能申请高企
由于高新技术企业是顶着”国字头”的科技荣誉资质,因此很多企业会认为自家产品达不到高企所需要的“创新”程度,从而觉得自身不能申请高企。另外一部分服务型企业会认为他们的产品不是具象化的实物,因此也无法申请高企。
划重点:
高企所需要的“创新”实际上是指微创新,它不要求企业拥有从零到一的技术创新,只要是在现有事物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创造,并为此申请了知识产权,就可以称之为创新。
此外,只要属于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八大领域(即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高技术服务、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先进制造与自动化)即可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其中也包含了高技术服务业。
03 只是单纯的材料整理编写汇总
对于高企申报,很多企业认为让行政人员把“大厚本”按照资料清单堆积出来就行。首先说的是“大厚本”绝不是简单的堆砌,他们内在的勾稽关系是评审专家审核核心。
高企规划是一件逻辑性非常强的事情,其中研发项目、项目成果、知识产权、产品、证明材料等都存在紧密的联系。有些企业的申报负责人在筹备、申报过程中,扮演着“甩手掌柜”的角色,安排一名行政方面的项目专员,更甚者在申报前1个月才开始着手准备。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做法,会直接影响企业当年通过率。
划重点:
高企申报工作是一个需经长期规划、筹备,保持各部门之间、企业与辅导机构之间有效沟通,是量到质变的过程,绝对不是单纯的材料整理编写汇总。
中创孵化器产业孵化团队拥有丰富的高企申报实战经验,可为企业发展及高企资质管理做好系统培育和长远规划;对申报要点进行提前筹划,对申报材料做好整体把控;以开放式的创新思路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申报服务。
04 申请高企拥有五件实用新型专利或软著就够了
首先我们都知道,高新技术企业是必须要有知识产权的,管理办法要求5项及以上二类知识产权(实用新型、软著)即可获得5-6分的数量分,因此很多企业认为只要有5-6项二类知识产权就够了。
其实不然,在近年来广东省高企实际评审中,想要获得比较高的知识产权分,二类知识产权数量需要保持在10项以上。最好能做到每项成果均有对应知识产权,即16项。
划重点:
知识产权的30分是通过4个维度进行评分:先进性(8分)相关性(8分)数量(8分)获取方式(6分),因此想要获得高分,需要对知识产权进行提前布局规划,申请与产品紧密相关、技术含量高(名称修饰)的知识产权。
在短期内无法提高知识产权质量的困境下,企业不妨试试多申报点知识产权。(需要规划符合要求的知识产权,可以复制“zcincubator”添加客服小孵)
05 知识产权一定要拿到证书
很多企业的专利证书已经通过官方授权但还没有领到证书,以为不能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而错过了申报时机。
划重点:
只要通过官方授权的专利,即使没有领到证书可以将《办理登记手续通知书》或《授予专利权通知书》配合专利登记费及年费的缴费证明也可视同获得证书。
06 研发组织管理水平是送分
在高新认定过程中,一说到“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这个话题,相信不少企业或申报专家对此不屑一顾:以为在高校找个领导弄一份产学研合作协议盖好章,然后通过百度下载一大堆看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研发管理制度就可以了。
其实不然,近两年高企评审尺度收紧,对于组织管理水平评审更加严格,如果按照以上做法,普遍得分在10分左右(满分20分),组织管理水平将成为一大扣分点。
划重点:
知识产权和企业成长性共50分属于硬指标,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共50分属于软指标,发挥空间相对比较大。
软指标的50分是直接衡量一个指导老师是否优秀的标准,能否通过认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软指标的撰写和发挥。
07 研发费用比例难以达到
研发费用属于高企一票否决的关键指标之一,也是一大难点。很多企业不懂如何正确的归集研发费用,经常会出现比例不达标、比例不合理、费用归集范围不明确等问题,最终导致高企评审被一票否决。因此如何正确的归集研发费用是高企申报的关键点之一。
划重点:
1、明确高企研发费用归集限制:总研发费比例在3-5%以上,其他费用不超过20%等硬性要求‘’
2、根据企业性质合理归集研发费各部分比例:如IT企业人员人工是大头;制造业则直接投入(原材料等)是大头等‘’
3、研发费用“三表一致”:即汇算清缴、年度审计报告、专项审计报告等3个报告中研发费需保持一致。
08 高企通过后万事大吉,后期不需要维护
2017年9月广东省科技厅提出高企树标提质计划,从2018年起即加强对于高企有效期内的追踪核查,因此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收到来自省市区各级单位的抽查走访。以前那种高企通过后坐等拿钱,万事大吉的时光已经一去不返。
划重点:
高企通过后有效期三年内需要精心维护,主要注意点有:
1、按时认真填报各种统计报表(火炬统计快报、统计年报、发展年报、汇算清缴等)
2、保存高企申报资料原件,并每年做好项目规划、研发费归集等工作。同时要注意研发凭证等资料的存档。
中创孵化器产业孵化团队高企服务不仅包含申报前规划、申报中推进等服务,同时也包含后续请款及维护服务,留意每一个相关进展通知,全方位为您的企业保驾护航。
对高企认定
感兴趣或符合条件的企业
请联系客服“小孵”
尽早行动起来
↓↓↓

高企认定一定要提前重视起来
查缺补漏
以免耽误申报高企的进度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