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名称

行业前瞻


科创前沿 | 无人驾驶通勤车落地运营!一键开启智慧社区出行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人住进高楼大厦,大中型住宅社区规模也越来越大,社区中越来越长的社区道路,成为上班族通勤路上的一大难题;行动不便的老人,在社区出入变得举步维艰;业主出门购物回来,手提重物从社区门口走回家将十分费时费力……从小区入口到家门口的“最后一公里”就成了问题。
 
据央视《新闻30分》报道,日前,实地集团在实地·广州常春藤举行了一场hachi auto无人驾驶通勤车开放体验活动,向外界展示了实地安全、便捷、舒适、绿色的智慧社区出行新方式,解决了大中型社区“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
 
央视新闻报道视频,点开观看
↓ ↓ ↓
 
无人驾驶通勤车
hachi auto是实地集团从业主实际出行的需求出发,结合乘客的搭乘体验,用前沿的工业设计理念打造的一款无人驾驶通勤车。
 
 
hachi auto目前主要应用于社区成员的日常接送、老弱伤残孕出行、行李搬运、协助巡逻安防等社区日常场景。据悉,自hachi auto在实地·广州常春藤落地运营以来,已有近500人次进行了约车,车辆累计行驶超400公里。共为业主节省了上百小时的出行时间,通勤效果远超预期。
 
hachi auto无人驾驶通勤车行驶性能、乘客乘车体验到底如何呢?我们先来近距离看看这台无人驾驶通勤车。
 
全景式的乘客座舱
据介绍,hachi auto整车使用节能环保的纯电动动力,车身线条设计配以全景式的“太空乘客座舱”,外观极富科技设计感;简洁的内饰和人体工学的座椅设计、符合流体力学计算的空调+新风循环系统、实时路线显示的触摸屏,给乘客打造愉悦的乘坐空间。hachi auto获得了2019年德国iF设计大奖,成为首获此奖的无人驾驶通勤车。
 
 
hachi auto产品团队全程把控整车从设计、生产、制造到质量管理的流程,严格按照汽车相关法规要求进行校核、分析设计,对关键零部件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及验证;关键零部件全部按照车规级标准选用;对车辆进行了爬坡测试、制动测试、驻车测试、噪音测试、淋雨试验等可靠性测试和自动驾驶性能测试。
 
 
车身配备四颗16线激光雷达
社区内往往存在人车混行,孩童和宠物在路上奔走等情况,要实现无人驾驶要应对的突发状况和困难会更多。为此,hachi auto研发团队为车辆内置了极具鲁棒性的自动驾驶算法和稳定的计算平台,结合3D障碍物目标检测和速度估计,构建了深度学习的框架。另外,这套算法已经过了累计超10万公里里程的优化,使车辆能适应复杂的社区环境。
 
hachi auto车身四周配备了四颗16线激光雷达、单线激光雷达以及单目摄像头,实现车身360度球形覆盖式障碍目标识别,最小化识别盲区;定位方式以3D激光点云为主、GPS为辅,实现厘米级精准定位。
 
 
车辆投入运营前,不需对社区环境进行改造,只需提前采集3D激光雷达点云信息,建立高精地图,行驶过程中将通过车身传感器识别周围环境和障碍物。
 
自动减速倒车停车
基于算法和多传感器融合技术,hachi auto实现了社区场景下低速L4级无人驾驶。在行驶过程中,车正前方有行人或其他障碍物,车辆会自动减速停车,并自动计算避让路径,绕过障碍物继续前进。在狭窄的社区路段,hachi auto优化了倒车功能,能在狭小空间进行自动转弯和掉头,保证行车过程的顺畅。
 
完备运营方案
针对无人驾驶通勤车在社区生态应用中的痛点,实地相关运营团队搭建了社区智能协同交通网络,使hachi auto与社区的智慧人居系统对接,配以监控摄像头、智能电动门、中控系统,实时监控车辆状况以及接驳路径,为实现“人—车—路—后台”的高效协同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途径。
 
 
除了技术保障安全性外,hachi auto车上还配备了礼宾员。礼宾员均经过专业的安全培训,在接待业主乘车的同时,还会提醒业主相关的乘车注意事项,保障业主的安全出行。
 
同时,实地集团除了制定无人通勤车专属的责任认定、业主权益冲突等相关规范,还联合保险公司提供了社区无人通勤车保险,保障社区业主的利益。
 
业主可手机APP约车
该运营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hachi auto落地运营后,社区业主有望告别传统社区通勤的“人等车”,利用手机APP就能轻松地提前约车。后台收到下单指令后,hachi auto将会到达预约的站点等候,业主可以通过人脸识别和乘车码两种方式验证上车,车辆将自动行驶至设定的目的地。随着后续运营的成熟,业主之后还能利用室内可视机、智能镜子等方式约车,满足各年龄层的用车需求。
 
未来,hachi auto的运营线路将计划与公交站点打通,进一步拓宽实地业主的社区出行场景,享受无缝接驳的便利。
 
内容图片来源:广州日报、21世纪经济、TechWeb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