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创新闻
正和岛公开课丨大周期视角下的企业发展之道广州线下分会场圆满举办!
发布时间:
2022-12-23 16:59
来源:
新华网
时逢年末之际,《正和岛公开课》第一课「走向一流,走向百年——大周期视角下的企业发展之道」正式开讲,三个线下分会场、三个线上分会场超300名企业家齐聚一堂,聆听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北京大学教授何志毅老师和正和岛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刘东华老师带来的精彩分享。其中,广州线下分会场在中创孵化器旗下启盛会展产业园举办,中创孵化器董事长兼总裁金波洋作为广州线下分会场的东道主精心组织岛亲们学习研讨,活动现场金句频出、感动交汇。
「走向一流,走向百年——大周期视角下的企业发展之道」广州线下分会场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北京大学教授何志毅老师,从大周期的视角出发,为企业家们拆解了成为一流企业、百年企业所需的成功要素。从全球产业研究图谱看中国产业,到从世界领军企业榜单看中国领军企业,何志毅老师用图像和数据生动展现了当前世界的竞争风云,警示和鼓舞了在场的所有企业家。
正和岛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刘东华老师全程暖心陪伴,在最后的总结分享中更是赠予了企业决策者三个关键词——可能性、意义感、专注度。刘东华老师提出,乌卡时代,企业家最大的需求是“韧性”,一般的韧性是不够的,需要“高韧性”。用“高韧性生长”,支撑企业的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
岛亲们精彩分享
01
问答交流环节(精选)
中创孵化器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金波洋
问题一:最近刚刚开的中央经济会议重提“两个毫不动摇”,具体将会怎么落地?国企和民企的发展态势如何?中小民营企业在接下来的经济周期里面怎么发展?
何志毅老师回答:有两个观点,一种是要认为更多的发挥国有企业的作用,国有企业是经济的基础。另一种观点是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是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就,没有民营经济国有企 业也发展不好,这两种观点一直在互相讨论。我的观点是,确实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过去我们在经济学上讲“看得见的手”跟“看不见的手”的时候,是指在一国范围内有两只手,一个是市场、一个是政府。美国倡导全球化以后变成全球市场,那只手是“全球市场的手”在起作用,然而我们好像却没有“全球政府”。事实上有没有“全球政府的手”在操纵全球市场的时候呢?其实是有的。甚至某国大资本在操纵全球市场的时候非常明显。所以在美国主导的全球市场一体化的条件下,如果政府没有留一手的话,恐怕很容易就被“某国政府”主导,甚至“某国资本主导的市场”的时候颠覆掉,这种可能性是有的。所以中央政府最高领导人讲要继续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我们作为民营企业、作为学者,是特别在意民营企业发展的。我坚决同意民营企业是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就,没有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根本没有中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它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如果掌握国家资源性的产业,例如国家国防安全、国民安全的基础产业、交通运输、电力、金融等国家稳定安定国计民生所命悬一线的产业,民营企业适度的可以考虑,这些产业是毫不动摇在政策上占优势的。
问题二:后疫情时期,对我们中小企业的信心恢复这块有哪些建议?
何志毅老师回答:之所以那么快的放开也是因为想要抓紧时间赶经济,这时候民营企业要赶快找准疫情后的发展方向,用“百年企业”的思维来布局企业发展蓝图。
山东保达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苑芳昌
问题:中国经历了航空业的周期、金融周期、以及房地产的周期,老师估计下一个可能会出现周期性发展的产业在哪里?
何志毅老师回答: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业目前是大势所驱。我们搞战略的要抬起头来,看一看产业跟自己周边的东西,要有一个分类标准,然后再去切入发展。
我认为有5个产业是机会很多的——信息产业、通讯产业、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尤其是中药产业)、日常和非日常大消费品产业(靠经营水平、反应速度、品牌建设效率来取得市场量)。我们要找准一个企业位置,积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长期经营,民营企业的市场量非常大。
深圳市南方汇可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红军
问题:在现在这种经济态势下(中美脱钩、逆全球化、疫情影响),我们如何进行国际化布局?
何志毅老师回答:我就聚焦在“中美关系”和“去全球化”这个话题。全球化真的太理想了,真正的全球化是不存在的。就算前端弄得再好,它巨大的利益被美国获取了(美国在背后推动全球化)。但是资本的力量还是有的,资本逐利,到哪里去投资是根据市场去走的。美国现在打压中国,对中国企业的制裁清单可以看出它坚定不移的要遏制中国。所以它也是在遏制中国的前提下考虑“去全球化”。因为它发现全球化最后最大的得益者是中国,不是美国。而且在此消彼长的过程中间,美国削弱了、中国强大了,所以就要来主导“去全球化”。这个趋势可能会延长一定的时间,但是不等于说每个行业都在“去全球化”。
我们从大局来看,走火擦枪可能也是一时,大的格局还是会存在。不要幻想真正可以实现市场全球化,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在全球市场上找到位置的。中国要从政治上考虑,积极的国际布局还是要的。比如像现在德国、瑞士的证券市场都特别鼓励中国企业到那里去上市。而且中国在“一带一路”的影响力很大,我觉得也是总书记是有远见的,很早就在这里布局,慢慢的打下基础,所以我们还是要积极去做好全球化的布局。“去全球化“这个潮流会很长时间,美国打压中国也会很长时间,但是中国现在的情况是打压不住的。从企业改革开放走到现在为止,我们活力非常强,目前各种条件非常好,现在不是最困难的时候。
02
金句摘要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