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创新闻
媒体报道|尉明:孵化器应精准服务创新团队,解决项目落地问题
发布时间:
2019-07-25 20:00
来源:
新华网

7月25日《南方日报》刊登中创孵化器旗下信保中创孵化器负责人尉明专访版面图
【南方日报7月25日报道】
近日,2019年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路演大赛初赛在佛山落下帷幕,初创组和成长组共计75个项目完成路演。期间,与投融资机构及产业园区的对接活动也同步举行。
“筑巢引凤”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在佛山落地,路演大赛只是其中的一步。近年来,佛山把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将以广东高校科技成果中心建设发展为契机,进一步提升“佛山制造”的核心竞争力。
如何破解高校科技成果的瓶颈,切实增强高校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已经成为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面临怎样的难题?产业对接的突破口在哪里?落户佛山的广东高校科技成果中心将如何发挥平台作用为其助力?本期“来论”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敬请垂注。
孵化器应精准服务创新团队解决项目落地问题
文|尉明
7月中旬,由佛山信保中创产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信保中创”)与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联手举办的2019年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大赛电子信息组初赛开赛。来自香港理工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美术学院、深圳大学、广州大学等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科研院的成果团队悉数登场,进行了精彩的项目路演。
信保中创孵化器于去年6月开始在佛山运营。截至目前,已经有9个创业团队进驻。众所周知,佛山是闻名遐迩的制造业大市,而现阶段,佛山正从“制造”向“智造”转变,这必然离不开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科技元素的植入。
因此,信保中创孵化器在定位之时同时考虑佛山的产业优势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最终定位于引进并孵化培育以电子信息及人工智能、光机电一体化、会展、电商和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打造专业孵化器集群。
为何选择与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合作?因为很多科技创新源头就是来自于高校。高校是一个很重要的科技创新集聚区,高校团队手上有很好的科技项目,并且有意向落地转化,而我们有产业基础、孵化实力和资源。我们可以做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孵化培育的接力棒,做好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相关工作,帮助优秀的科技项目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高校的技术实力毋庸置疑。作为技术持有者、项目创始人的高校师生们,他们在学术钻研方面能力很强,但在项目的整体规划布局和市场化运作落地等方面与市场上的一些成熟企业或有一定社会经历的创业者相比较还是有所欠缺。
这在2019年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大赛上也有所呈现。我们在接触高校老师的时候发现,他们对公司内部架构搭建、业务拓展、创始人团队的股权分配等关于市场化运作的要素都表现出信心不足或不太了解。有些老师甚至坦言,并没有想过成立公司去将项目转化落地,只是想把技术提供给企业,做技术输出。
正是因为这些阻碍因素的存在,更需要像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以及孵化器这样的组织机构去帮助高校团队解决缺钱、缺人、缺市场资源、缺渠道、缺专业知识等问题。比如说缺钱是很多创业团队会遇到的,对此我们的做法是在租金上让利,比如企业跟我们签订三年租约,基本上有大半年时间可以免掉租金。
值得一提的是,中创集团本身有投融资板块,能够以投融资的方式帮助创业团队度过初创期的艰难阶段。另外,中创也有专业的孵化培育板块,针对钱、人、市场三个创业要素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涵盖企业从创立到上市的成长过程。
佛山本身高校资源没有广深多,人才培养方面有所欠缺。因此,佛山市政府将高校成果转化中心引进来佛山是很有远见、值得赞许的行为。把源头抓住,引进好的项目创始团队扎根佛山,人才就会随之而来。并且,信保中创专门设置了一个板块帮企业招人,不是针对普通员工,而是着重针对企业合伙人、高管人才,帮助企业补充核心力量。
从单个项目来看,高校成果转化中心能够把更多优秀的科技项目引入佛山;从长远角度考虑,优秀项目的集中会对佛山的产业有提升拉动作用并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立竿见影,也无法一蹴而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引领推动作用一定会显示出来。
2019年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大赛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笔者建议有意向将科技项目成果落地转化的团队,在选择落脚点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产业优势。比如佛山是制造业大市,我们会推荐跟制造业相关的一些项目在这里落脚,以后可以跟产业形成更紧密的结合,当地完善的产业链也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此外,在孵化器的选择上,笔者建议创业团队尽量选择真正做孵化培育工作的孵化器。一个真正的孵化器能够提供很多创业服务帮助企业成长壮大,而不仅仅是扮演“二房东”的角色。
(作者系佛山信保中创产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来源】南方日报
← 返回列表